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

53 章節 幇助別人時也要特別小心

使我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,唯施是畏。
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。
朝甚除,田甚蕪,倉甚虛;
服文綵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餘;是謂盜夸。非道也哉!

假 使我那麼有知識,走在大道上,幇助別人時也要特別小心。大道很不容易了解,看到了也是不明白,所以一般民眾喜歡抄捷徑。抄捷徑的後果就是沒人願意老實做事 了:在朝廷上,只求可以快速升官發財、結黨營私、剷除異己;沒人願意辛苦生產農作,農地荒蕪;倉庫沒有糧食積存。大家都喜歡穿漂亮的衣服、配上鋒利的劍、 喜歡做美食家、東西多到用不完,這真是大強盜,並不是「道」啊!

這章的「介然」一開始就難倒一堆大師。有人說是「微小」的意思,我遍查先秦古籍卻從無此解。

「介」的甲骨文如下:




其實,「介」是一個穿著鎧甲的人,鎧甲則是用皮革或金屬前後相綴而成的戰衣。所以「介蟲」是「甲蟲」、「介胄武士」是「裝甲武士」。而後因為人在鎧甲之間,所以「介」引申為「處於兩者之間」的意思,例如「介入」、「引介」等等。

因此,「介然」的意思應該是「像鎧甲一樣堅實的樣子」。所以孟子說:「山徑之蹊閒,介然用之而成路。為閒不用,則茅塞之矣。今茅塞子之心矣。」(《孟子·盡心》)。

所以老子這句的意思應該是「假使我那麼有知識(別忘了老子跟孔子不一樣,他不喜歡別人說他很有知識),走在大道上,幫助別人或給人恩惠時也要小心」。

這牽涉到另一個關鍵字「施」。歷來大師們都把施解釋成歧路,認為「施」應該唸作「斜(yi2)」。其實不用那麼麻煩的,因為「施」在老子那個年代,就是「施捨」、「幫助」、「給予」的意思。

老子行於大道的時候為什麼要小心施予別人恩惠呢?老子接著說:「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」。

老子親自解釋「視之不見是謂夷」,所以「大道甚夷」的意思應該是「大道很不容易了解,看到了也是不明白」,這樣解釋才能跟後面的「而民好徑」(所以一般民眾喜歡走小路)相呼應。

原 來,大道很大,大到「視之不見」(注意,「視之不見謂之夷」,這才是「大道甚夷」的意思),於是一般人就喜歡「抄捷徑」,坊間就有許多號稱「有知識的人」 擁有各種法門可以在短期內幫助你「修煉得道」、「開天眼或神通」,利用這種抄捷徑的知識「施予別人恩惠」。我不知道老子說的是不是包括幇人算命、看風水、 種生基、放符咒、施法術、下降頭或養小鬼?但是顯然老子要求有這類知識的人,首先要心存正念「行於大道」,其次要「唯施是畏」。所以,老子才會說,「使我 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,唯施是畏」。

老 子似乎不否認有人的確可以透過抄捷徑獲得某種「神通」,但卻明白警告我們沉溺於抄捷徑的後果就是「朝甚除,田甚蕪,倉甚虛」。沒人願意老實做事了:在 「朝」廷上,只求可以快速升官發財,結果結黨營私,剷「除」異己;沒人願意辛苦生產農作,大家都在等農地重劃、都市更新,於是農地荒蕪、倉庫空虛。

「朝 甚除」的「除」是很簡單的字,指的就是「除掉」,就是「幹掉政敵」。「朝甚除」也就是說「政府都在搞鬥爭」。在其他古文中都可見此用法,《荆轲刺秦王》: 「而燕國見陵之耻除矣。」《出師表》:「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。」。然而,有些大師把「朝甚除」解成「朝綱廢弛」的意思,似乎太深奧。

對於這種教人「抄捷徑」的「自以為很懂大道的人」,老子狠狠地罵他們是「大強盜」。老子說,這些人「服文彩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餘」,「是為盜夸,非道也哉!」



52 章節 見小曰「明」,魔鬼藏在細節裏

天下有始,以為天下母。
既得1其母,以2知其子,
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3不殆。
塞其兌,閉其門,終身不勤。
開其兌,濟其事,終身不救。
見小曰「明」,守柔曰「強」。
用其光,復歸其明,無遺身殃,是為「襲常」。

天下一開始之後,就發揮生養萬物的母性。就像看到母親就知道小孩大概長什麼樣子;換言之,既然了解萬物,就可以回過頭來保守這個母性,這樣終身都不會危險。
阻塞天下的孔竅,關上天下的門戶,一輩子不會辛勞。打開孔竅,參與許多事,一輩子沒救。
能詳察細節叫做「明」,能保守柔弱才叫「強」。用「道」發的光來回復道的清明,不留下禍害,這叫承襲不變的真理(襲常)。

1. 得 : 原作「知」。據《古逸叢書》本、馬王堆本改。
2. 以 : 原作「復」。據《古逸叢書》本、馬王堆本改。
3. 身 : 原作「其」。據《古逸叢書》本、馬王堆本改。

老子全書共用了兩次「襲」字,除了本章的「襲常」之外,在第27章還用了「襲明」(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是謂襲明),「襲」都是「承襲」的意思,表示「本來就有,只是承續接辦而已」。

「常」 這個字老子用很多,共有19章用到這個字,85%是當副詞使用,意思是「常常、一般來說、經常」;當名詞的時候只有第16章「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 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」,第52章「用其光,復歸其明,無遺身殃,是謂習常」,第55章「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」,共三個章節。

我們透過分析這三章發現,老子對「常」的定義是:「復命曰常」、「知和曰常」,可見「常」當名詞的時候,意思是「恆常、不變、經得起時間考驗」,所以我把「襲常」翻譯成「承襲不變的真理」。

值得一提「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」可以和第33章「不失其所者久」相互輝映,原來「不失其所」的人可以長久的原因,就是「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」可以「沒身不殆」,所以可以長久,有興趣的人可以回到該章複習一下。


51 章節 要訓練孩子,尤其是忍受挫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。
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
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常自然。
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,養之覆之。
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「玄德」。

道產生萬物,萬物內涵德行,物體塑造外型,趨勢成就事物。所以萬物沒有不尊敬「道」和珍貴「德」,不可命令「道」和「德」,而要遵循自然。
什麼叫遵循自然呢?道產生萬物,萬物內涵德行之後,我們要養大他、敎育他、挫折他、訓練他、愛他、保護他。
但是千萬記得:
我們只是生他的人,卻不擁有他,這就是「生而不有」;
我們為他的付出和犠牲,萬萬不可以拿來說嘴,還自以為多偉大,尤其在他面前,這叫「為而不恃」;
等他漸漸長大,就要讓他慢慢自己做決定,並且要尊重他的決定,即便你明知道他的決定必然失敗都必須要尊重,因為他年輕,犯錯是他的特權,這叫「長而不宰」。
這樣的道理很奧妙,所以叫「玄德」。

本章讓我想到紀伯倫的一首詩:

你們的孩子,都不是你們的孩子,乃是「生命」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。
他們是藉你們而來,卻不是從你們而來,他們雖和你們同在,卻不屬於你們。
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,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
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,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,因為他們的靈魂,是住在「明日」的宅中,
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。

──《先知.論孩子》紀伯倫

人以為生了孩子,就擁有孩子的所有權,愛、恨、虐、殺全都來了,反正孩子是我生的,都要聽我的。孩子若有什麼成就,就說自己敎養有功,沾沾自喜。

其實,我們生的孩子並不是我們的,我們只不過幫「道」代管而已,這就是「生而不有」,要照著「道」來敎育小孩。老子一再強調「道生之,德畜之」就是這個意思,他可沒說「人生之」。

精彩的來了,老子用「故 道生之,德畜之,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,養之覆之。」把他的敎育理念濃縮在短短一句話中。「亭之毒之」最容易誤解:「亭」就是「停」,是挫折,很好理解; 「毒」是訓練,古代免疫醫學的做法之一就是讓人體吸收輕劑量的「毒」,如此可以對「毒」產生抗體,增加對「毒」的免疫力,所以我翻譯成「訓練」。我們雖然 要關愛小孩、保護小孩,但是也要訓練小孩,尤其是忍受挫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
東晉葛洪(西元284-364)寫的《肘後備急方》中的「療猘犬咬人方」,敎人被狂犬病的狗咬傷後,殺死那只狂犬,把牠的腦組織敷貼在被咬的傷口上,便可以防治狂犬病,「殺所咬犬,取腦敷之,後不復發」。狂犬的腦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及病毒抗體,這種就是古代免疫學「以毒攻毒」的方法。

歷來老子的解經者不知其原理,翻譯「毒」這個字千差萬錯,讀者千萬小心。

「生而不有」之後,我們做父母的若要幇孩子做任何事,都是自己「歡喜做,甘願受」,千萬不能用來「證明」我們真的愛孩子,這叫「為而不恃」。

我見過一些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說:「媽媽特地提早下班趕過來看你表演,還差點被機車撞到,都是為了你,難道這樣還不能證明我愛你?你為什麼還這樣不聽話!」拜託千萬不要這樣對孩子說話。「愛」只能被「感受」,從來就不能被「證明」。

當孩子漸漸長大,我們父母要明白應該要把做決定的主權交還給孩子,就算知道在他會掉進前面的坑洞中,若他執意要走,也得要忍著心讓他跌倒一次,然後讓他學習再靠自己爬起來,不要總是企圖主宰孩子的決定,或幇孩子安排好所有事情,這就叫「長而不宰」。


50 章節 生命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

出生入死。
生之徒,十有三;
死之徒,十有三;
人之生,動之於死地,亦十有三。
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
蓋聞善攝生者,陸行不遇兕虎,入軍不被甲兵;兕無所投其角,虎無所用其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
夫何故?以其無死地。

人生就是由出生到死亡的過程。
人出生後,十個人中有三個能安養天年,另外三個人自尋死路,還有三個活動於危險之地卻仍然可以生存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這是因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
聽說擅長養生的人,走在陸地上不會遇到犀牛老虎,當兵不必披盔甲;犀牛無法用角刺傷他,老虎無法用爪抓傷他,敵兵無法用刀砍傷他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這是因為他早就適應「死地」的各項危險,就叫「無死地」,所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反而更加旺盛。

「人之生,動之於死地」常常翻譯錯誤。這句話其實有很積極的意義:我們應該離開「舒適區」(comfort zone),勇敢接受挑戰,反而會生存得更好,所以後面才會接「以其生生之厚」。

猶太裔奧地利心理治療大師法蘭克(Viktor Emil Frankl,1905–1997) 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後,被送進集中營,每天眼見猶太人輪流被送進毒氣室,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。他發現,只有那些有強烈求生意志 、知道為何而活的人才能夠支撐下去。其他意志崩潰的人最後竟然麻木於死亡威脅,還安靜排隊進毒氣室!


「當人在苦難中發現意義的時候,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再是痛苦。」(In some way, suffering ceases to be suffering at the moment it finds a meaning.)他發展出一套全新的心理治療模式,名為意義心理治療法(Logotherapy) 。

成功學大師卡內基說:「苦難是人生最好的教育。」偉大的人格無法在平庸中養成,只有經歷熔煉和磨難,願望才會激發,視野才會開闊,靈魂才會昇華,人生才會走向成功。
生命,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。


49 章節 別跟自己的孩子鬥氣

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
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。
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
聖人在天下,歙歙焉,為天下渾其心。
百姓皆注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

聖人的心不是一般的心,他沒有固定的刻板印象,他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。
某方面有天份的人,我善待他;沒有天份的人,我也善待他,這樣的德性就是「善德」。
有誠信的人,我對他有誠信;不講誠信的人,我對他也還是有誠信,這樣的德性就是「信德」。
聖人在天下時,雖然看起來很特別,卻會為了天下混合各方的心。百姓耳目關注聖人,聖人都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小孩。

「聖人無常心」的「常」,跟《老子》第1章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的「常」一樣,都要翻譯為「一般的」,不可翻譯成「聖人沒有固定的看法」,聖人又不鄉愿,也並非「人云亦云」、「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」的騎牆派,什麼叫「沒有固定的看法」?

老 子說聖人「為天下渾其心」的意思是:聖人並不「孤芳自賞」或「顧影自憐」,為了天下他能和大家一起攪和,甚至成為大家的開心果,請參考《老子》第15章用 「渙兮其若冰釋」及「混兮其若濁」來形容「古之善為士者」;這一點老子有時候自己都做不到,看看他在第20章「荒兮其未央哉」發的牢騷,說「眾人皆有以, 而我獨頑似鄙。我獨異於人,而貴食母」。

「聖人皆孩之」才能「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」及「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」。為人父母都知道,自己的小孩再怎樣「不善」或「不信」,都是自己的孩子,所以別跟小孩鬥氣。

我 曾看過很多例子,當爸爸的上了火,指著孩子大罵:「你不聽話,就給我滾出去!有本事就別再進這個家門」,結果孩子真的甩門出去了,你猜最後誰最擔心,還得 到處打電話找孩子回家?還不是那個爸爸!更慘的是,孩子很快就看破父母的手腳,更甚者作勢「自殘」,父母就只能乖乖就範。

當我明明敎過孩子好幾次,但他考試還是粗心又錯時,我會告訴我自己:「絕對不可以生氣,也不可以用上對下的語氣跟他說話,每個小孩都有他的使命(這就是「生而不有」),就算他全錯,他仍然是我摯愛的孩子,我曽經幇他換過無數次尿布的孩子」,所以我不會沮喪孩子考不好。

我最在乎的是小孩要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,而且我也不必講出來或證明出來我幇孩子們做了多少事(他們都知道的),這就是「為而不恃」。

我只想讓他們把我當做是朋友,願意跟我講他們的心事,而不用擔心我會嘮叨他們或批評他們哪裡又做不好。孩子們終究會長大,父母不可以總是幇孩子做決定(這就是「長而不宰」)。



48 章節 人生其實是「損之又損」的減法

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
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
無為而無不為。
取天下常以無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
做學問的話,每天一直增加知識。
實踐道的話,每天一直減少實踐。
減少再減少,到最後就只做「無為之事」。看起來沒做事,卻什麼事都做。
一般來說,你要用「無事」才能取得天下,等到你「有事」,那不足以取得天下。

老 子在本章說明,「學習知識」會讓人愈累積愈多,孔子自己也說「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」,靠自學和勤問成為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,但是在老子眼中看來卻很傻, 老子認為「實踐道德」更為重要,各種知識最高原理都是「道」,當我們愈來愈能「為道」時,就愈能除去「餘食贅行」,所以才說「為道日損」。

人生其實是減法,在世上的日子只會愈來愈少。台灣前立法委員羅文嘉說的好:「父母能跟你相處及說話的時間只會變少,孩子和你擁抱撒嬌的次數只會減少,你的體能也只會減少。這是自然法則,也是人生定律,誰也不能改變。」


47 章節 看透弦外之音,宅男也能耳聰目明

不出戶,知天下;
不窺牖,見天道。
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
是以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明,不為而成。

不必出門,也可以知道天下大事。
不偷看窗外,也能見到天道。
人常常出門遠行,走得愈遠,知道得卻愈少。所以聖人不必遠行也能知道,不看也能明白,不做也能成就事物。

本章描寫聖人因為與「道」抱一,不必外求各種資訊,就算當個「宅男」也能知道天下大事,具體做法詳見《老子》以下的章節:
第1章區分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
第14章說「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」
第16章說「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」
第21章「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?以此」
第54章「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?以此」

事實上,《老子》第21章說,「道」之為物,自古及今,其「名」不去,所以觀察「名」就可以知「道」;第34章又說「衣養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小;萬物歸焉可名為大」,可見不論「小名」或「大名」,只要好好觀察,定能「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」。

我猜想聖人因為可以「見小曰明」(第52章),所以能由小見大,雖然足不出戶,仍然能耳聰目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