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

40 章節 心胸開闊,不怕「反者」,幫助「弱者」

反者,道之動;
弱者,道之用。
天下萬物生於「有」,「有」生於「無」。

相反的事物是道的行動。
弱小的事物是道的功用。
所以看見有人跟你意見相反,你要知道這可能是道在行動。
看見有人天生殘疾,你要知道這是道要在他們身上發揮功用。
天下萬物發生於「有」,但「有」生於「無」。

本章很小,但不可小看。我們要研究這個「反」字。老子全書用了四個「反」字:
「遠曰反」(第25章)
「反者道之動」(第40章)
「與物反矣」(第65章)
「正言若反」(第78章)
字義似乎有由「返還」延伸到「相反」的現象,因為要走「相反」方向才能「返還」到原點,所以我採用「相反」的字義。

持守正道的人怎樣看待「跟自己意見相反」的事物呢?老子說那是「道之動」啊!不可以任意消滅或打壓它。《老子》第25章說「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,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」;所以「反」其實仍然是「道」啊!

所以千萬注意:「反者道之動」與「禍福相倚」是兩回事。老子在第58章明確指出「禍福相倚」、「正復為奇」、「善復為妖」都是人不遵守正道造成,這種循環才能迷惑人心那麼久!但是,「反者道之動」的「反」必須仍然是「正道」。「禍」就是「禍」,「禍」與「福」是相反詞,但不是老子說的「反」。

如果我們行於大道,仍然要「禍福相倚」,那麼為什麼要行於大道呢?

老子說過「有無相生」(第2章),但從來沒說過「正反相生」這類不通邏輯的話!他頂多只是說「正言若反」(第78章),還特別說那只是「若」。

至於老子為什麼用「反」來表示「遠」,而說「遠曰反」呢?我猜想原因可能是甲骨文或金文時期殘存「遠」與「反」的字義關聯,根據日本漢字學者白川靜的研究:原來「遠」這個字出自死喪之禮「袁」,「袁」的甲骨文如下:


這個「袁」的甲骨文就像在死者踏上通往永遠旅途之際,要為死者準備行裝,在胸膛下方放環形玉,希望這塊玉可以提醒死者早日返還,所以有「返還」之意。

39 章節 「人」妄想成為「道」的後果:「天裂、地廢、神歇、谷竭、萬物滅、侯王蹶」

昔之得一者:
天得一以清;
地得一以寧;
神得一以靈;
谷得一以盈;
萬物得一以生;
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。
其致之也:
天無以清,將恐裂;
地無以寧,將恐廢;
神無以靈,將恐歇;
谷無以盈,將恐竭;
萬物無以生,將恐滅;
侯王無以正,將恐蹶。
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
是以侯王自稱孤、寡、不穀。此非以賤為本邪?非乎?故至譽無譽。
是故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
古時候「與道抱一」的時候,天很清澈,地很安寧,神有靈動,谷有豐收,萬物有生生不息,侯王可以正派治天下。
不過,要是我們自己想成為「道」(其致之也),那反而會:天不但不能因此清澈,最後恐怕還會分裂!地不但不能因此安寧,最後恐怕還會荒廢!神不但不能因此靈動,最後恐怕還會歇息!谷不但不能因此豐收,最後恐怕還會枯竭!萬物不但不能因此生生不息,最後恐怕還會滅絕!侯王不但不能因此以正派治理天下,最後恐怕還會摔個狗吃屎!
所以「尊貴」要以「卑賤」為基本,才「尊貴」;「高」要以「低」為基礎,才能「高」。
所以侯王都自稱「孤」、「寡」、「不穀」,難道這不是提醒自己要「以賤為本」嗎(老子在第42章還會解釋)?不是這樣嗎?所以最高的讚譽就是沒有讚譽,所以不要追求成為「水色飽滿」的美玉或是「閃閃發亮」的寶石。

上一章批評「禮」之後,老子在本章接著強調「道」可以「得」、可以「為」,但不能「致」,一旦「致之」,老子預言會產生可怕的後果:天、地、神、谷、萬物、侯王全部翻臉,這和老子「道無為而無以為」、「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無為而有以為。」中的「無為」都是一致的。我們看看現在地球的環保議題,以及極端恐怖主義,只能感嘆老子真是先知。

我們來好好研究「致」這個字。除本章外,《老子》也在下列章節用「致」:
「專氣致柔」(第10章)
「此三者不可致詰」(第14章)
「致虛極」(第16章)
上述章節用到「致」這個字,都是「導致、成為」的意思。老子一向反對「人」妄想成為「道」,所以在本章強調「致道」的嚴重後果:
天裂、地廢、神歇、谷竭、萬物滅、侯王蹶,果然一一應驗。


北極臭氧層在1984與1997年的比較,老子的「天無以清,將恐裂」預言成真。(圖片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myimages/125/2685/images/ox.jpg

老子鼓勵我們,雖然「道」不可「致」,但可以「為道」、可以「有道」、可以「抱一」,所以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基礎紮實?他才會在後段講「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」,想成為「高貴」,就要以「下賤」為基本,如此翻譯上下文義才邏輯一致。

38 章節 「禮」是亂源之首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
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
下德無為而有以為。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;
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;
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
高等的德,以無德為德,所以有德。
低等的德,以不失德為德,所以無德。
這是因為
高等的德是「無以為」的「無為」。
低等的德是「有以為」的「無為」。表面上看是無為,卻是刻意的無為,所以很具體。
高等的仁是「無以為」的「有為」。
高等的義是「有以為」的「有為」。
高等的禮是:如果做了什麼事卻沒人回應,就氣得想打人。
所以人間就是喪失了道才講德,失了德才講仁,失了仁才講義,失了義才講禮。所以禮是忠誠信實的德性中最薄的,也是亂源之首。
能夠有前面這樣的認識,就看到道的花朶,也是回歸樸實之愚的開始。所以大丈夫處於敦厚,不居於涼薄;重於內在,而非外表。所以去除那個而取這個。

老子在本章毫不客氣批評了「禮」的概念,認為「禮」是「失道、失德、失仁、失義」之後最差的東西,比「仁義」都還差。因為「禮」定下很多規矩,不遵守就「攘臂而扔之」,老子認為很不好。



這個「攘臂而扔之」是什麼動作呢?我猜大概像柔道一樣的動作。整本《老子》只有本章和第69章「攘無臂,扔無敵」有提到這個動作,應該是類似修理或打人的懲罰動作。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ivsky.com/img/tupian/pic/201102/27/roudao-001.jpg

老子說了這麼重的話來批評「禮」,對於追求「克己復禮為仁」的儒家來說,幾乎是「儒道決裂聲明」,這是我認為「儒」和「道」根本就是兩個對立學說、不能互相引用的原因。

37 章節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,問題是....

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。
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
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。
鎮之以無名之樸,夫將不欲。
不欲以靜,天下將自正。

「道」一般來說不特意去做事卻什麼事都做。那些諸侯國王要是能遵守道,萬物將會自我演化,不需人操心。可是,一旦萬物自我演化時,人就會想要按照自己的私欲去干預它,此時應該想到那個連什麼名稱都還沒有的原木(無名之樸),用來鎮住這個私慾,這樣才能不去干預。
所以,我們讓自己安靜下來,不干預萬物的時候,就能引導天下到正確的方向。

老子在本章清楚寫明人性有多自以為是!萬物有道在運作,當萬物「自化」時,我們人就會想要按照自己的私欲去干預它,例如利用遺傳學的知識把狗的腳改短一點,毛少一點;把西瓜變成無子西瓜,基因工程改造就是一例。


人類的知識愈多,就應該愈「鎮之以無名之樸」,回歸還沒有取名的原木,否則可怕的事情會愈來愈多。

諾基亞的廣告詞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」說得一點也沒錯!但人性有許多問題哬!所以當「化而欲作」時,老子用「無名之樸」來鎮壓這個私慾。這個「無名之樸」相當厲害啊!它就是還沒做成各種器具的原木。

36 章節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

將欲歙之,必固張之;
將欲弱之,必固強之;
將欲廢之,必固舉之;
將欲取之,必固與之。是謂「微明」。
柔弱勝剛強。
魚不可脫於淵,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
你想收斂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擴張它。
你想弱小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強化它。
你想廢除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提出它。
你想拿走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給予它。
這就是所謂「搏而不得」的聰明(微明)
所以柔弱能勝過剛強。
魚不能離開水而活,可見柔弱的水勝過剛強的生命,所以國家剛強的利器不可以給別人看。

本章重點在「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」。為什麼?因為柔弱勝剛強啊!我們把「國之利器」示人,別人就會防備,「微明」也就不「明」了,剛強就再也不剛強了。

老子之所以用「微明」這個詞,就是它是「搏之不得」的「明」(請參考第14章),是不能講出來的「明」,否則「必固強之」就不一定「將欲弱之。因為不能講出來,本章最後才會說「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」,邏輯一致。

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

35 章節 領導者要有遠見,則「天下往」

執大象,天下往。
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
樂與餌,過客止。
道之出口,淡乎其無味,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足既。

有遠見的人,天下都要跟從他。他不但不會害他們,反而會給他們平安及舒適。他也不害那些來跟從他的天下人。
怎麼會害到他們呢?原來音樂與誘惑一出來,過客就會停下腳步。所以有遠見的人不會用這些誘惑來吸引人跟隨他。「道」講出口時,平淡無奇到沒有味道,但是看也看不夠,聽也聽不完,用也用不盡。

「執大象」是「有遠見」的意思,老子在本章講領導理論的重點:領導人必須有遠見(vision),大家就會來跟從。有遠見的領導人並不用「樂」與「餌」來引誘天下人,那會害了他們。


領導者如果能「執大象」,則「天下往」。

「道之出口」不是白話文的「出口」,而是「講出口」的意思。有遠見的領導人說話一開始平淡無味,但是卻深遠流長,看也看不夠,聽也聽不完,用也用不盡,所以才能「執大象,天下往」。

34 章節 萬物不論大小,「道」都在其中

大道氾兮,其可左右。
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不有。
衣被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「小」;
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「大」。
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大道就像河水氾濫一樣,可以左右自己的方向。萬物依靠大道而生,大道並不推辭,成功了也不會占為己有,恩澤萬物卻不主宰萬物,這可以從萬物的小地方看出來(可名於小);眾多萬物歸向他卻也不主宰萬物,這可以從歸於萬物的大方向看出來(可名為大)。
他最終並不自以為偉大,所以才能成就他的偉大。

「道」有自主性,自己決定「左右」,是活生生的道。在第73章,老子還說「天之道」不只有「好惡」,還「不爭而善勝」、「不言而善應」、「不召而自來」、「繟然而善謀」。不要自以為是「天之道」,或是假冒「天之道」騙人,因為「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」。


怎樣知道「道」存在呢?老子說:「衣被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「小」;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「大」」,可見不論從「微觀、巨觀」或是「演繹、歸納」都可以見到「道」,「道」可以不斷「演繹」到最枝微末節、最細微的「萬物」(例如:夸克、原子或細胞內的遺傳基因DNA等),當然也可以從「萬物」不斷「歸納」出一條統合的原則,一樣也可以找到「道」。

老子很擅長這種絕活:先觀察一個自然現象,然後不斷歸納得到一個大道理。例如:第33章「死而不亡」得到「壽」這個道理,「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」得到「天地尚不能久,何況於人乎」的道理。

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

33 章節 要長壽,就要接受「死而不亡」的破壞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
知足者富。
強行者有志。
不失其所者久。
死而不亡者壽。

洞悉人心的人有智慧,洞悉自己的人有「自知之明」。
打敗別人的人有力氣,打敗自己的人叫「強」。
知道滿足的人才叫做富有。
強迫行為的人有意志。
不忘記自己所為何來的人撑得久。
細胞新陳代謝功能好的人壽命長。

這章是很犀利的一章,尤其是「死而不亡者壽」這句話,古今中外2500年來沒有人能解釋清楚,有的甚至愈解愈玄,變成「玄之又玄」、長生不死(或不生不死)煉丹仙術的根據;還有某些大師解釋成「我們不執著生,就不會有死的問題」,請問這到底在講什麼呢?

2500年後,我們有現代科學的知識,才知道老子講的不過就是簡單的「細胞新陳代謝」這件事。

例如:人體有270多種,約60兆顆細胞,人體平均每天大約死亡10億個細胞,生物學上正式名稱叫做「計畫性細胞死亡」(programmed cell death),或稱「細胞凋亡」(apoptosis)。

凋亡中的淋巴細胞(紅色)正被巨噬細胞(綠色)吃掉。這種細胞新陳代謝功能好就會長壽,就叫「死而不亡者壽」。 (圖片來源:http://sa.ylib.com/news/images/20040224-3.gif

細胞壽命完結之際,幾乎所有的細胞都會進行分裂,再產生新的細胞來補充,這是保持身體健康最基本的條件。人體就這樣不斷維持生命,這就叫「死而不亡者壽」。

構成人體的細胞也是生命體,壽命長短則因細胞種類而異。細胞代數學說(亦稱細胞分裂次數學說)認為,人體細胞相當於每2.4年更新一代。

小 腸的營養吸收細胞壽命最短,從誕生到從絨毛頂端脫落死亡,只有短短的24小時,也就是只有一天的壽命。其他如:腸粘膜細胞的壽命為3天,胃的黏液細胞為 2~3天,神經細胞為4~6週,血液中的紅血球細胞為4個月,肝細胞約5個月,血管的內皮細胞為6個月,腦與骨髓裡的神經細胞的壽命有幾十年。

但是,人體某種細胞的確有可能「不死」,那就是「癌細胞」。人體的癌細胞不會死,它會一直複製、增大,直到殺死人體,然後它自己也死亡,這叫「死而亡」。

我不知道2500年前老子是怎麼知道「細胞新陳代謝」就是「死而不亡」;就像我不知道老子是怎麼知道「萬物負陰而抱陽」(參考第42章)一樣,這樣的科學知識現在解讀起來一點問題也沒有,但問題是老子當時從何得知呢?

當 然,老子最擅長的就是「見小曰明」。他總是能從觀察自然的小細節,推論出大道理,就像「死而不亡者壽」也藴含很積極的意義一樣。在我們的生活中,「創造性 的破壞」有時候是必須的,只要「死而不亡」,適度的破壞應該是必須的。我們真要長壽,就要接受一些「死而不亡」的破壞,這跟《老子》第40章說「反者,道 之動」邏輯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