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

53 章節 幇助別人時也要特別小心

使我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,唯施是畏。
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。
朝甚除,田甚蕪,倉甚虛;
服文綵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餘;是謂盜夸。非道也哉!

假 使我那麼有知識,走在大道上,幇助別人時也要特別小心。大道很不容易了解,看到了也是不明白,所以一般民眾喜歡抄捷徑。抄捷徑的後果就是沒人願意老實做事 了:在朝廷上,只求可以快速升官發財、結黨營私、剷除異己;沒人願意辛苦生產農作,農地荒蕪;倉庫沒有糧食積存。大家都喜歡穿漂亮的衣服、配上鋒利的劍、 喜歡做美食家、東西多到用不完,這真是大強盜,並不是「道」啊!

這章的「介然」一開始就難倒一堆大師。有人說是「微小」的意思,我遍查先秦古籍卻從無此解。

「介」的甲骨文如下:




其實,「介」是一個穿著鎧甲的人,鎧甲則是用皮革或金屬前後相綴而成的戰衣。所以「介蟲」是「甲蟲」、「介胄武士」是「裝甲武士」。而後因為人在鎧甲之間,所以「介」引申為「處於兩者之間」的意思,例如「介入」、「引介」等等。

因此,「介然」的意思應該是「像鎧甲一樣堅實的樣子」。所以孟子說:「山徑之蹊閒,介然用之而成路。為閒不用,則茅塞之矣。今茅塞子之心矣。」(《孟子·盡心》)。

所以老子這句的意思應該是「假使我那麼有知識(別忘了老子跟孔子不一樣,他不喜歡別人說他很有知識),走在大道上,幫助別人或給人恩惠時也要小心」。

這牽涉到另一個關鍵字「施」。歷來大師們都把施解釋成歧路,認為「施」應該唸作「斜(yi2)」。其實不用那麼麻煩的,因為「施」在老子那個年代,就是「施捨」、「幫助」、「給予」的意思。

老子行於大道的時候為什麼要小心施予別人恩惠呢?老子接著說:「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」。

老子親自解釋「視之不見是謂夷」,所以「大道甚夷」的意思應該是「大道很不容易了解,看到了也是不明白」,這樣解釋才能跟後面的「而民好徑」(所以一般民眾喜歡走小路)相呼應。

原 來,大道很大,大到「視之不見」(注意,「視之不見謂之夷」,這才是「大道甚夷」的意思),於是一般人就喜歡「抄捷徑」,坊間就有許多號稱「有知識的人」 擁有各種法門可以在短期內幫助你「修煉得道」、「開天眼或神通」,利用這種抄捷徑的知識「施予別人恩惠」。我不知道老子說的是不是包括幇人算命、看風水、 種生基、放符咒、施法術、下降頭或養小鬼?但是顯然老子要求有這類知識的人,首先要心存正念「行於大道」,其次要「唯施是畏」。所以,老子才會說,「使我 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,唯施是畏」。

老 子似乎不否認有人的確可以透過抄捷徑獲得某種「神通」,但卻明白警告我們沉溺於抄捷徑的後果就是「朝甚除,田甚蕪,倉甚虛」。沒人願意老實做事了:在 「朝」廷上,只求可以快速升官發財,結果結黨營私,剷「除」異己;沒人願意辛苦生產農作,大家都在等農地重劃、都市更新,於是農地荒蕪、倉庫空虛。

「朝 甚除」的「除」是很簡單的字,指的就是「除掉」,就是「幹掉政敵」。「朝甚除」也就是說「政府都在搞鬥爭」。在其他古文中都可見此用法,《荆轲刺秦王》: 「而燕國見陵之耻除矣。」《出師表》:「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。」。然而,有些大師把「朝甚除」解成「朝綱廢弛」的意思,似乎太深奧。

對於這種教人「抄捷徑」的「自以為很懂大道的人」,老子狠狠地罵他們是「大強盜」。老子說,這些人「服文彩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餘」,「是為盜夸,非道也哉!」



52 章節 見小曰「明」,魔鬼藏在細節裏

天下有始,以為天下母。
既得1其母,以2知其子,
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3不殆。
塞其兌,閉其門,終身不勤。
開其兌,濟其事,終身不救。
見小曰「明」,守柔曰「強」。
用其光,復歸其明,無遺身殃,是為「襲常」。

天下一開始之後,就發揮生養萬物的母性。就像看到母親就知道小孩大概長什麼樣子;換言之,既然了解萬物,就可以回過頭來保守這個母性,這樣終身都不會危險。
阻塞天下的孔竅,關上天下的門戶,一輩子不會辛勞。打開孔竅,參與許多事,一輩子沒救。
能詳察細節叫做「明」,能保守柔弱才叫「強」。用「道」發的光來回復道的清明,不留下禍害,這叫承襲不變的真理(襲常)。

1. 得 : 原作「知」。據《古逸叢書》本、馬王堆本改。
2. 以 : 原作「復」。據《古逸叢書》本、馬王堆本改。
3. 身 : 原作「其」。據《古逸叢書》本、馬王堆本改。

老子全書共用了兩次「襲」字,除了本章的「襲常」之外,在第27章還用了「襲明」(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是謂襲明),「襲」都是「承襲」的意思,表示「本來就有,只是承續接辦而已」。

「常」 這個字老子用很多,共有19章用到這個字,85%是當副詞使用,意思是「常常、一般來說、經常」;當名詞的時候只有第16章「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 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」,第52章「用其光,復歸其明,無遺身殃,是謂習常」,第55章「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」,共三個章節。

我們透過分析這三章發現,老子對「常」的定義是:「復命曰常」、「知和曰常」,可見「常」當名詞的時候,意思是「恆常、不變、經得起時間考驗」,所以我把「襲常」翻譯成「承襲不變的真理」。

值得一提「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」可以和第33章「不失其所者久」相互輝映,原來「不失其所」的人可以長久的原因,就是「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」可以「沒身不殆」,所以可以長久,有興趣的人可以回到該章複習一下。


51 章節 要訓練孩子,尤其是忍受挫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。
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
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常自然。
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,養之覆之。
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「玄德」。

道產生萬物,萬物內涵德行,物體塑造外型,趨勢成就事物。所以萬物沒有不尊敬「道」和珍貴「德」,不可命令「道」和「德」,而要遵循自然。
什麼叫遵循自然呢?道產生萬物,萬物內涵德行之後,我們要養大他、敎育他、挫折他、訓練他、愛他、保護他。
但是千萬記得:
我們只是生他的人,卻不擁有他,這就是「生而不有」;
我們為他的付出和犠牲,萬萬不可以拿來說嘴,還自以為多偉大,尤其在他面前,這叫「為而不恃」;
等他漸漸長大,就要讓他慢慢自己做決定,並且要尊重他的決定,即便你明知道他的決定必然失敗都必須要尊重,因為他年輕,犯錯是他的特權,這叫「長而不宰」。
這樣的道理很奧妙,所以叫「玄德」。

本章讓我想到紀伯倫的一首詩:

你們的孩子,都不是你們的孩子,乃是「生命」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。
他們是藉你們而來,卻不是從你們而來,他們雖和你們同在,卻不屬於你們。
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,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
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,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,因為他們的靈魂,是住在「明日」的宅中,
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。

──《先知.論孩子》紀伯倫

人以為生了孩子,就擁有孩子的所有權,愛、恨、虐、殺全都來了,反正孩子是我生的,都要聽我的。孩子若有什麼成就,就說自己敎養有功,沾沾自喜。

其實,我們生的孩子並不是我們的,我們只不過幫「道」代管而已,這就是「生而不有」,要照著「道」來敎育小孩。老子一再強調「道生之,德畜之」就是這個意思,他可沒說「人生之」。

精彩的來了,老子用「故 道生之,德畜之,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,養之覆之。」把他的敎育理念濃縮在短短一句話中。「亭之毒之」最容易誤解:「亭」就是「停」,是挫折,很好理解; 「毒」是訓練,古代免疫醫學的做法之一就是讓人體吸收輕劑量的「毒」,如此可以對「毒」產生抗體,增加對「毒」的免疫力,所以我翻譯成「訓練」。我們雖然 要關愛小孩、保護小孩,但是也要訓練小孩,尤其是忍受挫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
東晉葛洪(西元284-364)寫的《肘後備急方》中的「療猘犬咬人方」,敎人被狂犬病的狗咬傷後,殺死那只狂犬,把牠的腦組織敷貼在被咬的傷口上,便可以防治狂犬病,「殺所咬犬,取腦敷之,後不復發」。狂犬的腦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及病毒抗體,這種就是古代免疫學「以毒攻毒」的方法。

歷來老子的解經者不知其原理,翻譯「毒」這個字千差萬錯,讀者千萬小心。

「生而不有」之後,我們做父母的若要幇孩子做任何事,都是自己「歡喜做,甘願受」,千萬不能用來「證明」我們真的愛孩子,這叫「為而不恃」。

我見過一些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說:「媽媽特地提早下班趕過來看你表演,還差點被機車撞到,都是為了你,難道這樣還不能證明我愛你?你為什麼還這樣不聽話!」拜託千萬不要這樣對孩子說話。「愛」只能被「感受」,從來就不能被「證明」。

當孩子漸漸長大,我們父母要明白應該要把做決定的主權交還給孩子,就算知道在他會掉進前面的坑洞中,若他執意要走,也得要忍著心讓他跌倒一次,然後讓他學習再靠自己爬起來,不要總是企圖主宰孩子的決定,或幇孩子安排好所有事情,這就叫「長而不宰」。


50 章節 生命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

出生入死。
生之徒,十有三;
死之徒,十有三;
人之生,動之於死地,亦十有三。
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
蓋聞善攝生者,陸行不遇兕虎,入軍不被甲兵;兕無所投其角,虎無所用其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
夫何故?以其無死地。

人生就是由出生到死亡的過程。
人出生後,十個人中有三個能安養天年,另外三個人自尋死路,還有三個活動於危險之地卻仍然可以生存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這是因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
聽說擅長養生的人,走在陸地上不會遇到犀牛老虎,當兵不必披盔甲;犀牛無法用角刺傷他,老虎無法用爪抓傷他,敵兵無法用刀砍傷他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這是因為他早就適應「死地」的各項危險,就叫「無死地」,所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反而更加旺盛。

「人之生,動之於死地」常常翻譯錯誤。這句話其實有很積極的意義:我們應該離開「舒適區」(comfort zone),勇敢接受挑戰,反而會生存得更好,所以後面才會接「以其生生之厚」。

猶太裔奧地利心理治療大師法蘭克(Viktor Emil Frankl,1905–1997) 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後,被送進集中營,每天眼見猶太人輪流被送進毒氣室,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。他發現,只有那些有強烈求生意志 、知道為何而活的人才能夠支撐下去。其他意志崩潰的人最後竟然麻木於死亡威脅,還安靜排隊進毒氣室!


「當人在苦難中發現意義的時候,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再是痛苦。」(In some way, suffering ceases to be suffering at the moment it finds a meaning.)他發展出一套全新的心理治療模式,名為意義心理治療法(Logotherapy) 。

成功學大師卡內基說:「苦難是人生最好的教育。」偉大的人格無法在平庸中養成,只有經歷熔煉和磨難,願望才會激發,視野才會開闊,靈魂才會昇華,人生才會走向成功。
生命,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。


49 章節 別跟自己的孩子鬥氣

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
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。
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
聖人在天下,歙歙焉,為天下渾其心。
百姓皆注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

聖人的心不是一般的心,他沒有固定的刻板印象,他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。
某方面有天份的人,我善待他;沒有天份的人,我也善待他,這樣的德性就是「善德」。
有誠信的人,我對他有誠信;不講誠信的人,我對他也還是有誠信,這樣的德性就是「信德」。
聖人在天下時,雖然看起來很特別,卻會為了天下混合各方的心。百姓耳目關注聖人,聖人都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小孩。

「聖人無常心」的「常」,跟《老子》第1章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的「常」一樣,都要翻譯為「一般的」,不可翻譯成「聖人沒有固定的看法」,聖人又不鄉愿,也並非「人云亦云」、「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」的騎牆派,什麼叫「沒有固定的看法」?

老 子說聖人「為天下渾其心」的意思是:聖人並不「孤芳自賞」或「顧影自憐」,為了天下他能和大家一起攪和,甚至成為大家的開心果,請參考《老子》第15章用 「渙兮其若冰釋」及「混兮其若濁」來形容「古之善為士者」;這一點老子有時候自己都做不到,看看他在第20章「荒兮其未央哉」發的牢騷,說「眾人皆有以, 而我獨頑似鄙。我獨異於人,而貴食母」。

「聖人皆孩之」才能「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」及「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」。為人父母都知道,自己的小孩再怎樣「不善」或「不信」,都是自己的孩子,所以別跟小孩鬥氣。

我 曾看過很多例子,當爸爸的上了火,指著孩子大罵:「你不聽話,就給我滾出去!有本事就別再進這個家門」,結果孩子真的甩門出去了,你猜最後誰最擔心,還得 到處打電話找孩子回家?還不是那個爸爸!更慘的是,孩子很快就看破父母的手腳,更甚者作勢「自殘」,父母就只能乖乖就範。

當我明明敎過孩子好幾次,但他考試還是粗心又錯時,我會告訴我自己:「絕對不可以生氣,也不可以用上對下的語氣跟他說話,每個小孩都有他的使命(這就是「生而不有」),就算他全錯,他仍然是我摯愛的孩子,我曽經幇他換過無數次尿布的孩子」,所以我不會沮喪孩子考不好。

我最在乎的是小孩要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,而且我也不必講出來或證明出來我幇孩子們做了多少事(他們都知道的),這就是「為而不恃」。

我只想讓他們把我當做是朋友,願意跟我講他們的心事,而不用擔心我會嘮叨他們或批評他們哪裡又做不好。孩子們終究會長大,父母不可以總是幇孩子做決定(這就是「長而不宰」)。



48 章節 人生其實是「損之又損」的減法

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
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
無為而無不為。
取天下常以無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
做學問的話,每天一直增加知識。
實踐道的話,每天一直減少實踐。
減少再減少,到最後就只做「無為之事」。看起來沒做事,卻什麼事都做。
一般來說,你要用「無事」才能取得天下,等到你「有事」,那不足以取得天下。

老 子在本章說明,「學習知識」會讓人愈累積愈多,孔子自己也說「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」,靠自學和勤問成為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,但是在老子眼中看來卻很傻, 老子認為「實踐道德」更為重要,各種知識最高原理都是「道」,當我們愈來愈能「為道」時,就愈能除去「餘食贅行」,所以才說「為道日損」。

人生其實是減法,在世上的日子只會愈來愈少。台灣前立法委員羅文嘉說的好:「父母能跟你相處及說話的時間只會變少,孩子和你擁抱撒嬌的次數只會減少,你的體能也只會減少。這是自然法則,也是人生定律,誰也不能改變。」


47 章節 看透弦外之音,宅男也能耳聰目明

不出戶,知天下;
不窺牖,見天道。
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
是以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明,不為而成。

不必出門,也可以知道天下大事。
不偷看窗外,也能見到天道。
人常常出門遠行,走得愈遠,知道得卻愈少。所以聖人不必遠行也能知道,不看也能明白,不做也能成就事物。

本章描寫聖人因為與「道」抱一,不必外求各種資訊,就算當個「宅男」也能知道天下大事,具體做法詳見《老子》以下的章節:
第1章區分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
第14章說「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」
第16章說「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」
第21章「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?以此」
第54章「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?以此」

事實上,《老子》第21章說,「道」之為物,自古及今,其「名」不去,所以觀察「名」就可以知「道」;第34章又說「衣養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小;萬物歸焉可名為大」,可見不論「小名」或「大名」,只要好好觀察,定能「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」。

我猜想聖人因為可以「見小曰明」(第52章),所以能由小見大,雖然足不出戶,仍然能耳聰目明。


46 章節 禍患無窮啊!人性的貪婪

天下有道,卻「走馬」以糞。
天下無道,「戎馬」生於郊。
禍莫大於不知足;
咎莫大於欲得。
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天下有道時,連拉車的馬都趕去幇忙耕田。
天下無道時,戰馬都在郊野生小戰馬。
禍害莫大於想得到的慾望。
所以知道足夠的那種「足」,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那種滿足。

老子在本章用「走馬」和「戎馬」的遭遇來形容「有道」和「無道」,並不難理解。「走馬」就是用來拉車的馬,「戎馬」當然就是用來打仗的馬。

然 而,「有道」與「無道」的原因很簡單,根源在於人性的「不知足」及「欲得」。「欲得」的意思是「想要得到的欲望」。從本章中,我們再一次看到老子對於人性 的批評及不信任。但是請注意,老子批評的是「欲得」,而不是第1章的「有欲以觀其皦」,人本來就有欲,老子並不反對,這點要分清楚。


45 章節 承認自己有缺點,才會沒有缺點

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
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。
躁勝寒,靜勝熱。
清靜為天下正。

有道的成就就像有缺點一樣,這樣的成就沒有缺點弊端。
有道的滿盈就像沖刷的水流一樣,這樣的滿盈就不會窮盡。
有道的「直」就像彎曲一樣。
有道的「巧」就像笨拙一樣。
有道的「辯」就像木訥一樣。
「躁」勝過「寒」,「靜」勝過「熱」。清靜是天下正道之首。

「大成若缺」很有智慧。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缺點,這才是「有道的成就」,不要自以為完美,受不了別人一丁點的批評。

老子常用「大」形容某些東西,本章尤其多:「大成」、「大盈」、「大直」、「大巧」、「大辯」,這時的「大」並非單純只是「大」,而是「道」,《老子》第25章就說「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」。

我們要特別注意老子常用「A曰B」、「A之謂B」的句構定義某些特殊用字,都有特定意義,不可任意解釋。

如果一定要說老子重視什麼「功法」,那應該是「靜」的功夫吧?除本章以外,《老子》全書共有6章談到「靜」:
「孰能濁以靜之徐清?」(15章)
「致虛極,守靜篤」(16章)
「歸根曰靜」(16章)
「重為輕根,靜為躁君」(26章)
「不欲以靜,天下將自正」(37章)、「我好靜,而民自正」(57章)
「牝常以靜勝牡,以靜為下」(61章)。
可見老子很重視「靜」。

「躁勝寒,靜勝熱」指的是:躁動可以勝過寒冷,跑操場三圈,什麼冷都不怕!心靜可以勝過酷熱,因為心靜自然涼。



44 章節 全世界「感覺」最貴

名與身孰親?身與貨孰多?得與亡孰病?
是故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。
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

名聲與身體哪一個和自己最相關?身體與財富哪一個最重要?得到與喪失哪一個不好?
所以我們若很喜愛某種事物,最後必然耗費巨資。收藏愈多東西,被偷也愈多。所以我們若能知足就不會丟臉,知所進退就不會危險,才可保持長久。

台 灣名主持人曹啓泰在自傳《一堂一億六千萬的課》中說:全世界什麼最貴?「感覺」最貴!因為「感覺」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,全憑喜好決定價格,所以最高明的行 銷策略都是「感性訴求」的策略。人為了感覺被重視,可以花大錢買一個名牌包、一輛名貴轎車或一瓶絕版紅酒,這就叫「甚愛必大費」。

當然,「甚愛必大費」也可能是著眼於投資的考量,雖然花了5000萬人民幣買下趙無極的畫,但是兩年後能拍賣到8000萬人民幣,也算是非常好的投資,但前提是要拿出來賣掉啊!所以老子最後一句話才說要「知足」及「知止」,才能長久。


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

43 章節 「身敎」勝於「言敎」

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
無有入無間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
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天下最柔軟的東西,勝過天下最堅硬的東西。「不去佔有」才能不受空間限制,我是用這樣的方式了解「無為」的好處。「身敎」及「無為」都是世人聽過但聽不懂也做不到的事。

本章用字優美,意思也簡單。老子再度強調「不言之敎」及「無為之益」的好處乃天下無敵!青少年為什麼會有叛逆期?你要他往東,他就往西。因為我們大人常常命令小孩做一些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,所以當小孩長大開始有自我意識之後,他當然處處跟我們作對!

什麼是「命令小孩做一些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」呢?

很 多啊!我們是不是要小孩多看書,結果我們自己都不看?我們是不是要求小孩不要打機,結果自己忙著回覆whatsapp 而忘了跟小孩聊聊天?我們是不是要求小孩認錯,結果自己犯錯時卻不願在小孩面前認錯?小孩很聰明,不會沒看見父母的日常生活行為舉止,很清楚父母是否「說 一套,做一套」。為人父母者不可不注意。

「天下之至柔」不就是你對孩子的愛嗎?一個簡單的擁抱,勝過打罵千萬!

42 章節 《易》的宗旨不過就是「凡事不要太極端」而已
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
人之所惡,唯「孤」、「寡」、「不穀」,而王公以為稱。
故物或「損」之而「益」,或「益」之而「損」。
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
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。

「道」 產生一,一再生二,二又生三,三就可生萬物。萬物的組成都是原子負載陰性的電子而環抱陽性的質子,互相沖刷結合成為中性的分子。人最厭惡喪親、喪偶及糧 荒,王公卻拿這三種厭惡來稱呼自己。所以萬物或是減少後增加,或是增加後減少,沒什麼了不起。別人敎的這種學問我也會敎,這種知識的最高準則就是:逞強好 鬥的人,下場就是不得好死!

本章是老子唯一提到陰陽概念的章節,但是非常精彩!也是老子最容易被誤解的章節之一。每次我讀到這一章,都不禁莞爾一笑:老子好像對《易》的印象並不好!《易》本來是占卜書,被儒家用來做為自然科學敎科書,而且這個自然科學還可以擴大解釋到人生哲學。

《易》由三個陰陽爻組成八卦,再由八卦兩兩一對組成64卦,彼此又有錯卦、綜卦、序卦複雜得要命,解釋為人生哲理更是玄之又玄。因為難以解讀,各家學者又再寫《彖傳》(上下兩篇)、《象傳》(上下兩篇)、《繫辭傳》(上下兩篇)、《文言傳》、《序卦傳》、《說卦傳》、《雜卦傳》等篇章(統稱「十翼」)用以闡述、解釋《易》,結果本來應該很簡單的《易》,變成一個龐然大物,學生不易懂,老師自以為懂得也變驕傲。

結果透過本章的說明,我們知道:八卦的三個爻,不過都由「道」生之,透過陰陽排列成64卦,用來解釋天地萬物。萬物有陰陽的原理在於:各種原子都有帶負電的電子環繞帶正電的質子,這就叫「萬物負陰而抱陽」,不同的原子帶著不同的「正電」或「負電」,所以可以互相結合,結合之後不帶電,才能形成穩定的「分子」,這就是「沖氣以為和」。2500年前的老子學說竟然吻合現代物理學的原子說,令人不可思議!

帶負電的電子包覆著帶正電的原子核,碳原子有6個帶負電的電子,原子核就有6個帶正電的質子,這就是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」。(圖片來源: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f2XUC-ifFjhi_0EaVTXl7A5VCdj8kxiQ6cK8A32tdUd04InecBCeB4_FjnY4kw-4OCvyVUrMxolpLSQ4P1scg67rziet7FBOhJteZn9Mwb1kqr9f9EtRh_10iEl8QhB79GliwModh2gQ/s1600/c-atom.gif

當 然老子沒有提到「易經」這個名稱,我認為他對《易》印象不好也只是我個人推論。不過本章有太多巧合令我不能不如此推論。首先,八卦之中的每一卦都由三個爻 組成,就是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」,每個爻又分「陰陽」以象徵萬物,「損」、「益」又都是《易》64卦中的兩卦,更是一對綜卦(益卦與損卦互相錯綜,也就是卦象上下相反,就叫「綜卦」),難道不是在說《易》嗎?

  損卦 山澤損。損,有孚,元吉,无咎可貞,利有攸往。曷之用,二簋可用享。

《翻譯》減損,有誠信,則元吉;沒有罪咎而可以守正(站得住立場),有長遠的利益。要用什麼來供俸?簡單兩個盤子的食物就可供俸祭祀了。只要誠心,供俸簡單的兩盤祭品即可。
  益卦 風雷益益,利有攸往,利涉大川。
《翻譯》增益, 利於遠行,可以涉險渡大河。 (比喻可以涉險以行事,可以渡過危險)
我為什麼說老子對《易》印象不好呢?試看老子後段說「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」。請注意老子說「人之所敎,我亦敎之」時,其實是在不爽那個「敎」的內容,所以後面才會接「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」;例如,老子講「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」(《老子》第20章)時,其實是在罵那個「畏」的內容,所以後面才會接「荒兮,其未央哉!」(荒唐啊!到底有完沒完呀!)。
老子認為《易》其實沒那麼複雜,它的宗旨(敎父)不過就是:「凡事不要太極端」(因為強梁者不得其死)。
南懷瑾老師說的好:「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中,沒有一卦全好,也沒有一卦全壞,好中有壞,壞中有好。只有一卦比較起來算是六爻皆吉,那就是《謙》卦。所以佛家教我們學空,戒律上第一個要做到謙虛。試問幾個人做到了?自己反省一下,誰做到了?」《如何修證佛法》
老子似乎並不接受「天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」、「好中有壞,壞中有好」、「禍福相倚」這一套含混模糊、邏輯不清的說法,他說這種說法是「不遵守正道」(其無正也)導致,造成「人之迷,其日固久」。

41 章節 建德若偷:做好事要偷偷做,不要到處張揚


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
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
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
不笑,不足以為道。
故建言有之:
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,夷道若纇。
上德若谷,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質真若渝。
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。
道隱無名,夫唯道,善貸且成。

第一流的知識份子聽到「道」,會很勤快地去實踐它。
第二流的知識份子聽到「道」,只是了解卻不實踐,所以似有似無。
第三流的知識份子聽到「道」,不用了解就開口大笑。如果連笑都笑不出來,那沒資格稱為道。可見「道」是令人開心的。但是怎樣判別這樣是道呢?
所以老子有下列建議:
對於道來說,
當你真的明白道的時候,會反而好像愚昩一樣。
當你真的進步的時候,會反而好像退步。
當你感到道遠大到「視而不見」的時候,卻發現其實就在紡紗的線中。
有這些情況就表示你真的遇到道。
對於德來說,
第一流的德是虛懷若谷的德。德多到好像不夠。建立德行要像小偷一樣。貨真價實經得起考驗。
有道的方形並沒有邊角,有道的器具得花很多時間做好,有道的音樂發出「聽之不聞」的聲音,有道的遠見是沒有確切具體的形狀。
「道」隱藏在「無名」之中,只有這個道擅長於借別人東西來成就別人做事。


本章不難懂,但看到「夷道若颣」、「大音希聲」時,一定要想到《老子》第14章定義的「夷」和「希」的意義。

「建德若偷」要解釋一下。老子的意思是我們在建立德行的時候要像小偷一樣,也就是說,我們做好事的時候要偷偷摸摸地做,不可到處張揚。

另一個要解釋的是「質真若渝」,它的意思是:貨真價實,經得起時間考驗。「渝」是改變的意思,例如:此情不「渝」。一個東西的品質不論怎樣改變都是如此真實,就叫「質真若渝」。

我們常常講「疾風知勁草,板盪見忠貞」、「真金不怕火煉」,就是比喻要經過困難重重考驗才能突顯出真正的不變的真實,這就是「質真若渝」。


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

40 章節 心胸開闊,不怕「反者」,幫助「弱者」

反者,道之動;
弱者,道之用。
天下萬物生於「有」,「有」生於「無」。

相反的事物是道的行動。
弱小的事物是道的功用。
所以看見有人跟你意見相反,你要知道這可能是道在行動。
看見有人天生殘疾,你要知道這是道要在他們身上發揮功用。
天下萬物發生於「有」,但「有」生於「無」。

本章很小,但不可小看。我們要研究這個「反」字。老子全書用了四個「反」字:
「遠曰反」(第25章)
「反者道之動」(第40章)
「與物反矣」(第65章)
「正言若反」(第78章)
字義似乎有由「返還」延伸到「相反」的現象,因為要走「相反」方向才能「返還」到原點,所以我採用「相反」的字義。

持守正道的人怎樣看待「跟自己意見相反」的事物呢?老子說那是「道之動」啊!不可以任意消滅或打壓它。《老子》第25章說「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,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」;所以「反」其實仍然是「道」啊!

所以千萬注意:「反者道之動」與「禍福相倚」是兩回事。老子在第58章明確指出「禍福相倚」、「正復為奇」、「善復為妖」都是人不遵守正道造成,這種循環才能迷惑人心那麼久!但是,「反者道之動」的「反」必須仍然是「正道」。「禍」就是「禍」,「禍」與「福」是相反詞,但不是老子說的「反」。

如果我們行於大道,仍然要「禍福相倚」,那麼為什麼要行於大道呢?

老子說過「有無相生」(第2章),但從來沒說過「正反相生」這類不通邏輯的話!他頂多只是說「正言若反」(第78章),還特別說那只是「若」。

至於老子為什麼用「反」來表示「遠」,而說「遠曰反」呢?我猜想原因可能是甲骨文或金文時期殘存「遠」與「反」的字義關聯,根據日本漢字學者白川靜的研究:原來「遠」這個字出自死喪之禮「袁」,「袁」的甲骨文如下:


這個「袁」的甲骨文就像在死者踏上通往永遠旅途之際,要為死者準備行裝,在胸膛下方放環形玉,希望這塊玉可以提醒死者早日返還,所以有「返還」之意。

39 章節 「人」妄想成為「道」的後果:「天裂、地廢、神歇、谷竭、萬物滅、侯王蹶」

昔之得一者:
天得一以清;
地得一以寧;
神得一以靈;
谷得一以盈;
萬物得一以生;
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。
其致之也:
天無以清,將恐裂;
地無以寧,將恐廢;
神無以靈,將恐歇;
谷無以盈,將恐竭;
萬物無以生,將恐滅;
侯王無以正,將恐蹶。
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
是以侯王自稱孤、寡、不穀。此非以賤為本邪?非乎?故至譽無譽。
是故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
古時候「與道抱一」的時候,天很清澈,地很安寧,神有靈動,谷有豐收,萬物有生生不息,侯王可以正派治天下。
不過,要是我們自己想成為「道」(其致之也),那反而會:天不但不能因此清澈,最後恐怕還會分裂!地不但不能因此安寧,最後恐怕還會荒廢!神不但不能因此靈動,最後恐怕還會歇息!谷不但不能因此豐收,最後恐怕還會枯竭!萬物不但不能因此生生不息,最後恐怕還會滅絕!侯王不但不能因此以正派治理天下,最後恐怕還會摔個狗吃屎!
所以「尊貴」要以「卑賤」為基本,才「尊貴」;「高」要以「低」為基礎,才能「高」。
所以侯王都自稱「孤」、「寡」、「不穀」,難道這不是提醒自己要「以賤為本」嗎(老子在第42章還會解釋)?不是這樣嗎?所以最高的讚譽就是沒有讚譽,所以不要追求成為「水色飽滿」的美玉或是「閃閃發亮」的寶石。

上一章批評「禮」之後,老子在本章接著強調「道」可以「得」、可以「為」,但不能「致」,一旦「致之」,老子預言會產生可怕的後果:天、地、神、谷、萬物、侯王全部翻臉,這和老子「道無為而無以為」、「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無為而有以為。」中的「無為」都是一致的。我們看看現在地球的環保議題,以及極端恐怖主義,只能感嘆老子真是先知。

我們來好好研究「致」這個字。除本章外,《老子》也在下列章節用「致」:
「專氣致柔」(第10章)
「此三者不可致詰」(第14章)
「致虛極」(第16章)
上述章節用到「致」這個字,都是「導致、成為」的意思。老子一向反對「人」妄想成為「道」,所以在本章強調「致道」的嚴重後果:
天裂、地廢、神歇、谷竭、萬物滅、侯王蹶,果然一一應驗。


北極臭氧層在1984與1997年的比較,老子的「天無以清,將恐裂」預言成真。(圖片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myimages/125/2685/images/ox.jpg

老子鼓勵我們,雖然「道」不可「致」,但可以「為道」、可以「有道」、可以「抱一」,所以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基礎紮實?他才會在後段講「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」,想成為「高貴」,就要以「下賤」為基本,如此翻譯上下文義才邏輯一致。

38 章節 「禮」是亂源之首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
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
下德無為而有以為。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;
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;
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
高等的德,以無德為德,所以有德。
低等的德,以不失德為德,所以無德。
這是因為
高等的德是「無以為」的「無為」。
低等的德是「有以為」的「無為」。表面上看是無為,卻是刻意的無為,所以很具體。
高等的仁是「無以為」的「有為」。
高等的義是「有以為」的「有為」。
高等的禮是:如果做了什麼事卻沒人回應,就氣得想打人。
所以人間就是喪失了道才講德,失了德才講仁,失了仁才講義,失了義才講禮。所以禮是忠誠信實的德性中最薄的,也是亂源之首。
能夠有前面這樣的認識,就看到道的花朶,也是回歸樸實之愚的開始。所以大丈夫處於敦厚,不居於涼薄;重於內在,而非外表。所以去除那個而取這個。

老子在本章毫不客氣批評了「禮」的概念,認為「禮」是「失道、失德、失仁、失義」之後最差的東西,比「仁義」都還差。因為「禮」定下很多規矩,不遵守就「攘臂而扔之」,老子認為很不好。



這個「攘臂而扔之」是什麼動作呢?我猜大概像柔道一樣的動作。整本《老子》只有本章和第69章「攘無臂,扔無敵」有提到這個動作,應該是類似修理或打人的懲罰動作。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ivsky.com/img/tupian/pic/201102/27/roudao-001.jpg

老子說了這麼重的話來批評「禮」,對於追求「克己復禮為仁」的儒家來說,幾乎是「儒道決裂聲明」,這是我認為「儒」和「道」根本就是兩個對立學說、不能互相引用的原因。

37 章節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,問題是....

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。
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
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。
鎮之以無名之樸,夫將不欲。
不欲以靜,天下將自正。

「道」一般來說不特意去做事卻什麼事都做。那些諸侯國王要是能遵守道,萬物將會自我演化,不需人操心。可是,一旦萬物自我演化時,人就會想要按照自己的私欲去干預它,此時應該想到那個連什麼名稱都還沒有的原木(無名之樸),用來鎮住這個私慾,這樣才能不去干預。
所以,我們讓自己安靜下來,不干預萬物的時候,就能引導天下到正確的方向。

老子在本章清楚寫明人性有多自以為是!萬物有道在運作,當萬物「自化」時,我們人就會想要按照自己的私欲去干預它,例如利用遺傳學的知識把狗的腳改短一點,毛少一點;把西瓜變成無子西瓜,基因工程改造就是一例。


人類的知識愈多,就應該愈「鎮之以無名之樸」,回歸還沒有取名的原木,否則可怕的事情會愈來愈多。

諾基亞的廣告詞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」說得一點也沒錯!但人性有許多問題哬!所以當「化而欲作」時,老子用「無名之樸」來鎮壓這個私慾。這個「無名之樸」相當厲害啊!它就是還沒做成各種器具的原木。

36 章節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

將欲歙之,必固張之;
將欲弱之,必固強之;
將欲廢之,必固舉之;
將欲取之,必固與之。是謂「微明」。
柔弱勝剛強。
魚不可脫於淵,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
你想收斂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擴張它。
你想弱小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強化它。
你想廢除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提出它。
你想拿走什麼,就一定要一直給予它。
這就是所謂「搏而不得」的聰明(微明)
所以柔弱能勝過剛強。
魚不能離開水而活,可見柔弱的水勝過剛強的生命,所以國家剛強的利器不可以給別人看。

本章重點在「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」。為什麼?因為柔弱勝剛強啊!我們把「國之利器」示人,別人就會防備,「微明」也就不「明」了,剛強就再也不剛強了。

老子之所以用「微明」這個詞,就是它是「搏之不得」的「明」(請參考第14章),是不能講出來的「明」,否則「必固強之」就不一定「將欲弱之。因為不能講出來,本章最後才會說「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」,邏輯一致。

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

35 章節 領導者要有遠見,則「天下往」

執大象,天下往。
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
樂與餌,過客止。
道之出口,淡乎其無味,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足既。

有遠見的人,天下都要跟從他。他不但不會害他們,反而會給他們平安及舒適。他也不害那些來跟從他的天下人。
怎麼會害到他們呢?原來音樂與誘惑一出來,過客就會停下腳步。所以有遠見的人不會用這些誘惑來吸引人跟隨他。「道」講出口時,平淡無奇到沒有味道,但是看也看不夠,聽也聽不完,用也用不盡。

「執大象」是「有遠見」的意思,老子在本章講領導理論的重點:領導人必須有遠見(vision),大家就會來跟從。有遠見的領導人並不用「樂」與「餌」來引誘天下人,那會害了他們。


領導者如果能「執大象」,則「天下往」。

「道之出口」不是白話文的「出口」,而是「講出口」的意思。有遠見的領導人說話一開始平淡無味,但是卻深遠流長,看也看不夠,聽也聽不完,用也用不盡,所以才能「執大象,天下往」。

34 章節 萬物不論大小,「道」都在其中

大道氾兮,其可左右。
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不有。
衣被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「小」;
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「大」。
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大道就像河水氾濫一樣,可以左右自己的方向。萬物依靠大道而生,大道並不推辭,成功了也不會占為己有,恩澤萬物卻不主宰萬物,這可以從萬物的小地方看出來(可名於小);眾多萬物歸向他卻也不主宰萬物,這可以從歸於萬物的大方向看出來(可名為大)。
他最終並不自以為偉大,所以才能成就他的偉大。

「道」有自主性,自己決定「左右」,是活生生的道。在第73章,老子還說「天之道」不只有「好惡」,還「不爭而善勝」、「不言而善應」、「不召而自來」、「繟然而善謀」。不要自以為是「天之道」,或是假冒「天之道」騙人,因為「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」。


怎樣知道「道」存在呢?老子說:「衣被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「小」;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「大」」,可見不論從「微觀、巨觀」或是「演繹、歸納」都可以見到「道」,「道」可以不斷「演繹」到最枝微末節、最細微的「萬物」(例如:夸克、原子或細胞內的遺傳基因DNA等),當然也可以從「萬物」不斷「歸納」出一條統合的原則,一樣也可以找到「道」。

老子很擅長這種絕活:先觀察一個自然現象,然後不斷歸納得到一個大道理。例如:第33章「死而不亡」得到「壽」這個道理,「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」得到「天地尚不能久,何況於人乎」的道理。

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

33 章節 要長壽,就要接受「死而不亡」的破壞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
知足者富。
強行者有志。
不失其所者久。
死而不亡者壽。

洞悉人心的人有智慧,洞悉自己的人有「自知之明」。
打敗別人的人有力氣,打敗自己的人叫「強」。
知道滿足的人才叫做富有。
強迫行為的人有意志。
不忘記自己所為何來的人撑得久。
細胞新陳代謝功能好的人壽命長。

這章是很犀利的一章,尤其是「死而不亡者壽」這句話,古今中外2500年來沒有人能解釋清楚,有的甚至愈解愈玄,變成「玄之又玄」、長生不死(或不生不死)煉丹仙術的根據;還有某些大師解釋成「我們不執著生,就不會有死的問題」,請問這到底在講什麼呢?

2500年後,我們有現代科學的知識,才知道老子講的不過就是簡單的「細胞新陳代謝」這件事。

例如:人體有270多種,約60兆顆細胞,人體平均每天大約死亡10億個細胞,生物學上正式名稱叫做「計畫性細胞死亡」(programmed cell death),或稱「細胞凋亡」(apoptosis)。

凋亡中的淋巴細胞(紅色)正被巨噬細胞(綠色)吃掉。這種細胞新陳代謝功能好就會長壽,就叫「死而不亡者壽」。 (圖片來源:http://sa.ylib.com/news/images/20040224-3.gif

細胞壽命完結之際,幾乎所有的細胞都會進行分裂,再產生新的細胞來補充,這是保持身體健康最基本的條件。人體就這樣不斷維持生命,這就叫「死而不亡者壽」。

構成人體的細胞也是生命體,壽命長短則因細胞種類而異。細胞代數學說(亦稱細胞分裂次數學說)認為,人體細胞相當於每2.4年更新一代。

小 腸的營養吸收細胞壽命最短,從誕生到從絨毛頂端脫落死亡,只有短短的24小時,也就是只有一天的壽命。其他如:腸粘膜細胞的壽命為3天,胃的黏液細胞為 2~3天,神經細胞為4~6週,血液中的紅血球細胞為4個月,肝細胞約5個月,血管的內皮細胞為6個月,腦與骨髓裡的神經細胞的壽命有幾十年。

但是,人體某種細胞的確有可能「不死」,那就是「癌細胞」。人體的癌細胞不會死,它會一直複製、增大,直到殺死人體,然後它自己也死亡,這叫「死而亡」。

我不知道2500年前老子是怎麼知道「細胞新陳代謝」就是「死而不亡」;就像我不知道老子是怎麼知道「萬物負陰而抱陽」(參考第42章)一樣,這樣的科學知識現在解讀起來一點問題也沒有,但問題是老子當時從何得知呢?

當 然,老子最擅長的就是「見小曰明」。他總是能從觀察自然的小細節,推論出大道理,就像「死而不亡者壽」也藴含很積極的意義一樣。在我們的生活中,「創造性 的破壞」有時候是必須的,只要「死而不亡」,適度的破壞應該是必須的。我們真要長壽,就要接受一些「死而不亡」的破壞,這跟《老子》第40章說「反者,道 之動」邏輯一致。

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

32 章節 新制度經濟學

道常無名,樸。雖小,天下莫能臣

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賓

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

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

譬道之在天下,猶川谷之與江海

 

 

【譯文】

「道」一般來說沒有名稱,像原木一樣質樸。「道」雖然藏在小地方,卻是威力無窮,普天之下沒有人能臣服「道」。侯王若能保守這個「道」,萬物反而會臣服於侯王:天地互相調和,降下甜美的雨水,不用特別下令百姓就能雨露均霑

我們把遊戲規則定好(始制有名),規則既然定好就好了(名亦既有),別再干預了,只要執行規則即可(夫亦將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

例如,「天下」由「道」生之,就好像「江海」由「川谷」生之一樣。遊戲規則建立好了,市場就會自己玩,「萬物將自賓」。重點是「知止」,好的遊戲規則是儘量減少干預或例外的規則

 

【說明】

「雖小」這個「小」,意思就是「小」,並不是用來表示「隱而不見」的意思。老子明確表示,「(大道)衣養萬物而不為主,常無欲,可名於小」(《老子》34章)。他又說「見小曰明,守柔曰強」(《老子》52章)

 

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(Adam Smith, 1723-1790) 在《國富論》中主張「自由放任,政府管得愈少愈好」,每個人都自私自利,市場就會有「一隻看不見的手」自行調整,結果卻達到整個市場最大福利(是不是跟「民莫之令而自均」很像?),這是亞洲四小龍(台灣、南韓、香港、新加坡)的經濟發展的主流理論

 

但香港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(1935-)說,經濟發展不一定要民主社會,只要介定好財產權制度(是不是跟老子說的「始制有名」很像?),減少交易成本(是不是跟「知止可以不殆」很像?),專制社會一樣也可發展經濟

 

他進一步發展羅納德·寇斯Ronald Coase1910-2013)的產權理論及交易成本概念,主張只要產權得到完善界定,即可令資源最有效運用寇斯199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。他在授獎儀式的演講詞中,多次提到張五常對新制度經濟學的重要貢獻。

 


張五常的「新制度經濟學理論」主張界定財產權,其實老子早就提出「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」的產權理論了。80年代他提出這個理論時,還沒有很多人相信,但有一個集權國家去做了,那個國家就是中國。

 

2500年前,老子的思考水平就已經達到這個水準了。我只能說,中國人若是能好好研讀《老子》,世界文明的大躍進絕不會是從西方開始

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

31 章節 非不得已才動武

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
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
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
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
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
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
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,言以喪禮處之
殺人之衆,以悲哀泣之;戰勝,以喪禮處之
 
【譯文】
軍事武力這東西,是不祥的器具,連東西都討厭它,所以有道的人不以軍事武力為基礎
君子生活上以左為貴,動武時則以右為貴。軍事武力是不祥的器具,不是君子用的器具,非不得已才用它,而且最好用得又快又好又沒傷亡
在軍事武力上的勝利並不美,如果有人刻意美化戰爭的勝利,就是以殺人為樂
以殺人為樂的人,不可以有得天下的意志
好事以左為主,壞事以右為主
偏將軍在左邊,上將軍在右邊,將軍發的命令都要以喪禮那麼嚴肅來看待
因為戰爭必然會殺死很多人,我們要以悲哀的心情看待,所以戰爭勝利也要以喪禮看待
 
【說明】
本章也是老子軍事理論的中心思想:戰爭乃不祥之事,能免則免,不得已才參戰,戰爭勝利不可慶功,反而要以喪禮處之
 


夫兵者,不祥之器」這句話一定很重要,老子竟然在同一章寫了兩次夫兵者,不祥之器」的「祥」字,不可以翻譯成「吉祥」的意思,反而比較接近「慈祥」的「祥」,因為老子在第55章明確定義「祥」是「益生曰祥」,意思是「助人留下一線生機」
 
請注意:老子極其討厭戰爭,但他並没有主張「廢除軍隊」,反而還敎我們:「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」(第57
夫慈,以戰則勝」(第67
善戰者,不怒;善勝敵者,不與」(第68
用兵有言:吾不敢為主,而為客;不敢進寸,而退尺」(第69
禍莫大於輕敵」(第69
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」(第69
顯然,老子也敎軍事理論,而且最高指導原則也是「道」
 
老子說「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」。用兵要「貴右」是因為「凶事尚右」,「貴右」可以提醒我們「用兵」乃是「凶事」
 
「右」乃是常用的方位,我們人類做事常用右手,右手的力氣也比較大,砍柴、殺魚、割肉主要用右手,蓋房、造橋、舖路、插秧、繪畫主要也用右手,所以用「右」表示「人為、殺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