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2 章節 「美」、「善」沒什麼了不起的!人不要自以為是。

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
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
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較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
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;
萬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
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一般人都知道的「美」之所以為「美」,只是因為已經出現「惡」(醜)了;「善」之所以為「好」,只是因為已經出現「不善」(不好)了。
所以「有無」、「難易」、「長短」、「高下」、「音聲」、「前後」這些概念都是相對的,沒有什麼了不起。
因此聖人做「不自以為的事」(無為之事)及「不空口虛浮的敎導」(不言之敎),讓萬物自由發揮不去干預、不去擁有、不去依恃、也不居功。只有不居功,功勞才不會失去。

「聖人」在第二章登場了,示範老子講的「道」。

老子在本章寫出「主觀」的問題,在於人常常自以為是,干預萬物的生長(例如:改造生物基因、濫用農藥及化學肥料)。

 
1925年我們花112天完成一隻鷄的成長到被屠宰,靠著「生物科技」,到2014年只需要47天。


人以為生了小孩,就擁有小孩的所有權,愛、恨、虐、殺全都來了,反正小孩是我生的,都要聽我的。小孩若有什麼成就,就說自己敎養有功,沾沾自喜。

老子極其反對這種觀念。「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」這套類似的話反覆出現在《老子》第10、51、77章,可見很重要!在第51章把這觀念運用在敎育,很精彩。

我們可以主觀,老子並不反對主觀,他還說主觀才能觀察經驗(有欲以觀其徼),一個不主觀的人對經驗沒有感覺,但是不要自以為自己才是唯一真理。
 
老子並不相信「人定勝天」。他要我們知道:天下萬物的背後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則,稱為「道」,成不成功由「道」決定,不是人,因為人也是「道」生出來的,別忘了老子說「王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(第25章)、「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」(第51章)。

我們別想憑著自己那一點小小的聰明才智,做自以為是的事情。我們再有錢,死後一毛也帶不走。


據說亞歷山大大帝死後要求他的棺材要挖兩個洞讓手伸出,告誡後人:再怎樣豐功偉業,死後都要兩手空空。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