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9 章節 你的成就若非「天之道」的安排,斷不能成全
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
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
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;
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。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
因為人貪心,拿到什麼之後就還要更多,這叫「持而盈之」,這種人不如早點收手(不如其已);磨練自己變得愈來愈厲害,這叫「揣而銳之」,這種人不可能永遠都保持這麼厲害(不可長保);喜歡穿金戴銀住豪宅開名車,這叫「金玉滿堂」,這種人富不過三代(莫之能守);有名有錢就任性驕傲,這叫「富貴而驕」,這種人日後必然大禍臨頭(自遺其咎)。

老子認為,人性會有這些惡行,就是因為不懂「天之道」。人認為自己的成就都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取得,明明靠著老婆娘家的幫忙,變成富豪之後就說自己是「白手起家」。要不是自己「天縱英明」、「英勇過人」、「眼光獨到」、「堅持到底」、「毅力超群」,他還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呢!

「天之道」就是要人懂得「功遂身退」的道理。我們的成功或成就,要不是「天之道」的安排,必然不能成全,因為老子說「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」(第25章)。所以當我們一有成就,千萬不要以為是自己英明神武,唯一要做的就是「功遂身退」。

坊間各種修道法門恐怕跟老子也沒關係。老子自己都說「揣而銳之不可長保」,怎麼會有那麼多修道的法門呢?人靠自己再怎樣修道,最後都「不可長保」。何故?因為人靠自己修道,略有成就即開班授徒,成立各種團體組織受人供養,出入以信徒供奉的名車代步,最後必然自傲,容不下別人的挑戰及質疑。

《老子》全書只有一章提到「修」(第54章),而且還是講「修德」,並非「修道」。老子從來只講「有道」,不講「修道」。何故?因為「道」一求就得,根本不必「修」,老子說「不曰求以得,有罪以免邪?」(第62章),可見「求道」就可以「有道」,只要承認我們人性何其醜惡,就能「有道」。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