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1 章節 能分辨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,就可以打開「眾妙之門」
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無名天地之始;有名萬物之母。
故常無欲,以觀其妙;常有欲,以觀其徼。
此兩者,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衆妙之門。

「道」是可以講的,但這裡要講的「道」不是一般的「道」。「名」也是可以講的,但這裡要講的「名」不是一般的「名」。
天地從「無名」開始;萬物從「有名」衍生。所以我們一般用「客觀」(無欲)來觀察天地萬物的定理;用「主觀」(有欲)來觀察我們對天地萬物的經驗。
「客觀」或「主觀」都出自人心,只是名稱不同,講起來很深奧,卻可以打開許多奧秘之門。

本章是《老子》最基本、最重要的章節,能辨別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,才能幫我們打開「眾妙之門」,才能讀懂後面章節。例如,老子講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」,若我們不懂「主客」之別,就沒辦法理解為什麼能夠「生而不有」。

請注意:「常」若是名詞,則翻譯為「恆常、本性」;但是在「非常道」這裡是形容詞,意思為「平常的、一般的」。

我唸新聞研究所的時候,新聞學敎的就是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的區分,並且以「客觀報導」做為採訪寫作第一專業準則。

例如:
王五與趙六打架。(主觀)
王五與趙六互有肢體拉扯。(客觀)

記者的專業報導就是要減少帶有主觀認定的文字,增加客觀成份,因為要尊重讀者的詮釋權利(部分原因是怕被告)。

能區分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之後,我們就比較清楚「我們認為對的,別人可不一定認為如此」。「打架」有負面意涵,但是「互有肢體拉扯」就比較中立客觀。

能分別「主觀」及「客觀」,人類的文明進步才大幅跳躍。

以前人類「主觀」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,太陽及眾多星系都繞地球轉圈。哥白尼(Copernicus,1473-1543)發現從各種「客觀」證據來看,都應該是「地動說」才對。但天主教廷不能容忍「地動說」,哥白尼只敢在他去世前發表《天體運動論》,果然被列為禁書。有些宣揚「地動說」的敎士更被處以火刑活活燒死。

但是真理終於得勝,西方人發現以前自以為是的觀念不一定正確,配合當時文藝復興及中產階級興起,一時之間,各種科學發現及發明、哲學理論及藝術風起雲湧,15世紀成為東西方文明進步及落後的轉捩點!

能區分主觀及客觀之後,我們才能進一步探討「真理」,才能產生科學。我認為這是西方在16世紀之後,各種知識突飛猛進的原因,因為他們打開了老子說的「眾妙之門」。

「無名為天地之始」講的是天地開始運作的定理,例如,牛頓第一運動定律、慣性定律、相對論或量子力學等,都是人類「發現」的物理定律,就算沒有牛頓或愛因斯坦「命名」那些定律,天地一開始就這樣運作了,所以「無名」為天地之始。

「有名為萬物之母」這句話也很好理解:就好比嬰兒出生最重要的是幫嬰兒取個名字吧?我們跟很多事情產生關係,都是因為「有名」。

 
大眼仔麥克責怪蘇利文不該幫小女孩取名叫「布」,「一旦你幫她取名字,麻煩就開始了。」很能解釋「有名為萬物之母」。

「有欲以觀其徼」裡的「徼」是「不求而得」,古代的「僥倖」就寫成「徼倖」。什麼東西可以「不求而得」?不就是「經驗」嗎?每個人的經驗,當然來自主觀的感官,所以「有欲以觀其徼」。

這後面的「此兩者同出而異名」是指「道、名」,還是「無名、有名」,還是「無欲、有欲」?大部分解經者都認為「此兩者」是「道、名」,但我認為不合邏輯。因為在《老子》中,「道」與「名」從來就不能相提並論,「道」遠高於「名」,又怎麼會「同出而異名」呢?

順著上文,「此兩者」應該是「有欲」及「無欲」,不會是「有名」及「無名」,因為「有名」及「無名」只是現象,並不會「玄之又玄」,也不會是「眾妙之門」。「眾妙之門」應該解為「無欲」(客觀)及「有欲」(主觀)的區分,所以老子才會緊接著在第2章談「主觀」的缺點。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