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4 章節 不知誰創造「道」,只知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

道沖,而用之或不盈。
淵兮似萬物之宗。
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。湛兮似或存。
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。

道就好像河中的水沖流而下一樣,怎麼用都不滿溢,深沉地就像萬物的主人:他挫平萬物的尖鋭、解決萬物的糾紛、調和萬物的光芒、一同歸於塵土,清澈地好像看不見卻又存在。我不知道誰創造了「道」,只知道在三皇五帝之前就有了。

老子在這章開始形容「道」的樣子。《老子》81章中,有5章在形容「道」(《老子》第4、14、15、21、25章),每次一開始都把「道」講得霧煞煞,懵懵懂懂,後來才指出重點。

例如,第25章說「道」是「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」,就是為了帶出「王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這個大重點。其他請參閱本書各章。

我想,老子一定也很困擾,最後自己都說「大家都說我的道很大,似乎什麼都不像」(《老子》第67章「天下皆謂我道大,似不肖」)。

老子每次都用比喻來描繪「道」,本章用「沖」、「淵」、「湛」等水的現象來表現「道」。



「沖」的甲骨文一看就知道是在河中插著的一支旗子,被水流「沖刷」,因為水不斷被沖走,當然就不會滿出來,所以老子說「真正的滿盈,就像不斷沖流的河水」(《老子》第45章「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」),跟本章「道沖,而用之或不盈」不是很像嗎?

道沖,而「用」之或不盈。怎樣「用」?老子說是「挫銳,解紛,和光,同塵」,這四個「用」都有潛在衝突,都不好搞,所以才說「道沖」,如果可以搞定這些潛在衝突,就叫「奧妙的統合」(請參考《老子》第56章「玄同」)。

老子要講的重點是:道是被創造的,只是不知道何時創造。老子用了「吾不知誰之子」的修辭法非常特別,在先秦諸子著作中非常罕見,說「道」是某人的兒子,就表示「道」是某人創造的,並非憑空出現。老子說:萬物由「道」創造,而「道」也是被創造,但不知道是誰,只是知道在有三皇五帝之前就有「道」了。
 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