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7 章節 不自以為是造物者,就能天長地久

天長地久。
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以其無私,故能成其私。

天地之所以能長久,是因為它不是靠自己創造的,所以才可以長生。所以聖人最後才想到自己,才可以身先士卒;置之死生於度外,才可以保存生命。聖人因為沒有私心,所以才能成就他的私心。

老子在本章開始一種新的述說模式:先丟一個四個字的成語(可能是當時的流行語),然後去解釋它。這些成語的用字都極其易懂、優美、精簡。例如:本章的「天長地久」、第8章的「上善若水」、第13章的「寵辱若驚」、第50章的「出生入死」。

「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」中的「不自生」就是「不自己創造自己」,就是不自以為是「造物者」。老子認為天地是「道」生的,不是「自生」的,因為他說「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」(第51章),而且天地也都遵循「道」的規範,叫做「地法天,天法道」(第25章),所以當然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」(第5章)了。


「造物者」是借自北宋蘇軾《喜雨亭記》「一雨三日,伊誰之力?民曰太守。太守不有,歸之天子。天子曰不,歸之造物。造物不自以為功,歸之太空。」

老子認為天地是「造物者」創造的,並非「自生」,正因為「不自生,所以能長生」。聖人也是如此,很清楚自己也只是「受造物」,沒什麼值得驕傲,才能「後其身」及「外其身」,才能「無私」。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